為什么做了精靈耳,臉卻沒有顯小
耳朵作為不是特別起眼的器官,它的作用其實和“頭包臉”一樣,調整完后,的確能從視覺上達到顯臉小的效果,尤其目前流行的精靈耳,更是受到一眾小姐姐們的歡迎??墒菫槭裁春芏嗳俗隽司`耳,卻并沒有顯臉小?
這種情況,大概率是因為只注重耳朵形狀的改變,沒有改變顱耳夾角。而精靈耳顯臉小的關鍵就在顱耳夾角,夾角越大,正面看耳朵更大,視覺會顯得臉更小,而能改變顱耳夾角的不是耳朵形狀,而是耳基底提升。
什么是顱耳角?
耳朵的位置有一個夾角叫做顱耳角,是指耳廓邊緣與顱側壁的夾角,正常的顱耳角在30°~60°之間的角度,顱耳角的大小影響著耳朵的暴露度和骨相走勢的延伸感,更決定面部輪廓是否和諧。
貼面耳:顱耳角<30°,耳廓不突出,緊貼頭顱,正面耳廓露出度低甚至不見。視覺上放大顴凸、臉寬、頭大。
招風耳:舟甲角、顱耳角過大,顱耳角>90°,導致耳廓前傾、對耳輪發(fā)育不全、耳甲深大,耳廓大且扁,有耳廓過高、過寬感。
幼態(tài)耳:就是通過改變顱耳角,使后貼的外耳廓往前傾、往上提,來增加正面的可視耳廓面積。
耳基底提升有什么用?
耳基底提升一般是在耳前基底和耳后基底進行填充。
在耳前基底填充,可以占位提拉耳前皮膚,改善耳前皺紋、皮膚松弛、臉頰下垂的情況,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法令紋,還能提拉下頜,讓下頜的輪廓更清晰。
在耳后基底填充,把顱耳間的夾角增大到30°-60°,增大耳朵的顯露度,還能在整體上增加面部寬度,讓長寬比例更加協(xié)調,視覺上縮短中庭的長度,更幼態(tài)顯臉小,尤其是長臉效果更明顯。
與精靈耳相比,耳基底提升更適合大多數(shù)人。精靈耳的耳尖偏向于鎖角,能增加臉部的精致度,更適合骨相感、混血感明顯的人。如果臉部偏圓,打造精靈耳不符合本身的風格氣質,反倒會顯得突兀尷尬。
耳基底提升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法令紋,提拉下垂的皮膚,而且有頭包臉的錯覺,還能在視覺上改變臉的長寬比例,正面看耳朵更明顯,顯臉瘦、顯臉小,適合大多數(shù)人,尤其適合中庭長的人。
注射需要注意的幾點
普通耳朵是整個耳廓外擴,耳朵顯得臉大,精靈耳主要是調整顱耳角和耳輪前傾數(shù)值,比較側重耳廓上側的1/3的展示,顯得耳朵更秀長靈氣、精致更接近于所謂的尖耳朵,修飾臉廓,弱化額骨突出,讓人看起來顯得“減齡”。那么在注射時,盡量選擇支撐性強、內聚力強、吸水性低,然后不容易位移的材料,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,注射的位置在耳基底,耳廓只是少量注射來調整形狀,讓耳朵的朝向、方位發(fā)生變化,耳廓呈現(xiàn)尖形、輕微上揚的形態(tài)。
免責說明:本文由網(wǎng)友自由發(fā)布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本網(wǎng)站進行刪除。